在社会的信用体系中,老赖是一个令人厌恶的群体。他们明明欠下债务却拒不偿还,还常常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无理的辩解,试图逃脱责任。下面就来详细剖析老赖那些无理辩三分的常见手段。
许多老赖最常用的一招就是装穷。他们会在债权人面前表现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,声称自己生活艰难,连基本的生活开销都难以维持,根本没有能力偿还债务。比如,有一位老赖张某,欠了朋友李某二十万元。当李某上门讨债时,张某立刻哭诉起来,说自己生意失败,房子抵押了,车子也卖了,现在一家人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,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。然而,李某后来通过调查发现,张某其实暗地里转移了资产,在另一个城市还购置了房产,并且经常出入高档消费场所。他所谓的“穷”,不过是为了逃避债务而编造的谎言。
老赖们这种装穷叫苦的手段,往往会让一些心软的债权人产生同情,从而暂时放弃讨债。但实际上,他们是在利用债权人的善良,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利益。
有些老赖会通过歪曲事实来为自己的赖账行为辩解。他们会故意混淆是非,把原本清晰的债务关系说得一团糟。例如,王某借给赵某五万元,有借条为证。但赵某在被要求还钱时,却声称这笔钱不是借款,而是王某对他的投资。他还编造了一些所谓的“合作项目”,试图让王某相信这笔钱已经投入到项目中,并且亏损了。王某当然不相信赵某的鬼话,但赵某却振振有词,说王某当时是自愿参与投资的,现在不能要求他还钱。
这种歪曲事实的辩解方式,不仅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和法律原则,也让债权人陷入了困境。债权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证明自己的主张,而老赖则可以趁机拖延时间,甚至逃避债务。
还有一些老赖会采取反咬一口的策略,把责任推到债权人身上。他们会指责债权人在借款时存在不当行为,或者在讨债过程中对他们造成了伤害。比如,孙某欠了周某一笔钱,周某多次催讨无果后,情绪有些激动,在电话里对孙某说了几句重话。孙某就抓住这个机会,声称周某对他进行了辱骂和威胁,给他的精神造成了损害,要求周某赔偿他的损失。他还表示,如果周某不赔偿,他就不会还钱。
这种指责债权人的行为,完全是无理取闹。老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视线,让债权人陷入被动。他们无视自己欠债不还的事实,反而把矛头指向债权人,其无赖嘴脸暴露无遗。
部分老赖会把债务的责任推给其他人。他们会声称这笔债务是因为第三人的原因才产生的,或者说第三人应该对债务负责。例如,陈某欠了林某一笔货款,林某催款时,陈某说这笔货物是他替朋友代买的,真正的欠款人是他的朋友,让林某去找他的朋友要钱。但林某经过了解发现,陈某和他朋友之间并没有明确的代买协议,而且货物也是陈某自己签收和使用的。陈某只是在找借口逃避债务。
老赖们拉人垫背的行为,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。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摆脱自己的债务,让债权人陷入复杂的关系中,增加讨债的难度。
很多老赖会采用拖延战术,他们会不断地向债权人承诺还钱,但却一次次地失信。他们会找各种理由来推迟还款时间,比如资金周转困难、正在办理贷款等等。例如,吴某欠了郑某十万元,他一开始说一个月后还钱,到了一个月后,他又说遇到了突发情况,需要再等半个月。半个月过去了,他又说自己的贷款还没批下来,让郑某再给他一些时间。就这样,吴某一拖再拖,郑某的钱始终没有要回来。
老赖们的拖延战术,让债权人的耐心逐渐消磨殆尽。他们利用债权人的信任,不断地欺骗债权人,使债权人陷入无尽的等待中。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,也破坏了社会的信用环境。
老赖们的无理辩三分,给债权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损失。我们应该认清他们的真面目,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同时,社会也应该加强对老赖的打击力度,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,让老赖们无处遁形。